隔着玻璃看美国公益文化|正荣公益美国游学记(下)

就如一个偌大900万人口的纽约没有居委会,没有村长一样,我们对老美的职业性微笑也一样感到好奇。一起都显得那么和蔼可亲,显得很职业,但又让你觉得不可拒绝或觉得虚伪。职业化,不管是在美国的基金会还是草根NGO,都已经深入他们的组织基因里面。职业化让他们与其他社会界别的人士,并不显得突兀和另类。




但在参访过程中,我常常在纳闷,为什么我们提出来的问题,他们通常都没好好回答呢?直到快要结束这次的美国参访活动,我才有点醒悟:我们本来就不在一个文化与思维框架里,他们看待一个问题,他们背后的价值观,思维方式都与社会的大背景。我们和他们是分别属于两个场域的人群,好像我们之间有不少的共通之处,但隐藏在文化、习惯与制度中的不同,都让我们彼此隔着一个透明的玻璃相望。

 
美国没有Superman
美国人很喜爱塑造Superman这样的人物,也许美国精英很多,但美国绝不是靠Superman就建造起来的。在我接触的这些公益机构的从业者中并没有觉得自己很另类,也没有觉得自己很有情怀,但他们都爱好“多管闲事”。全美一线公益组织的筹款平均数据来看,33%来源于政府,2%来自基金会、2%来自企业,剩余的63%都是来自公众或者服务型收费。打个Uber,和司机聊天,很容易就可以将公益的话题畅聊起来。公路两旁的大幅广告牌,不时就有一些公益组织的筹款宣传。而久居美国的华人是这么看老外的:美国人在处理私事时有时候是一塌糊涂的,但对于公共事件的参与和关注却是出奇的热情。
 
精英文化浓厚
在纽约想要做社工,就必须是硕士学历。在纽约布鲁克林的日落社区发展中心这家一线服务组织,介绍人就不经意向想我们透露他们的社工大都毕业于美国的一流大学,还有博士身份的,而他自己就是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的。我们好奇在布鲁克林这个15万人口的移民社区,很多都是底层的民众,或者是没有身份的移民者,这里有没有一些自发成立的自组织?他们是如何看待自组织的?接待参访的甘老师就说,自组织是有的,有的是在他们的辅导之下成立运作的,有的是自娱自乐的,他对于完全的自组织并不看好,很多都是一个小群体的自娱自乐,很难在社会议题层面有大作为,因为并没有专业性的保障,也没有足够的竞争力与公信力。


对于美国基金会的员工入取标准,我咨询了福特基金会在纽约区的负责人,他只告诉了我关于福特基金会的员工素质情况,是足够让我对自己的水平感到很汗颜的。在波士顿参访一家基金会的时候,他们倒是提到过不会以学历为入取标准,即使是这样,追求精英却是不变的用人之道。

 
重视项目背景分析与数据分析

在美国,不管是基金会还是NGO,他们在开始一个项目书设计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做调研和数据分析。日落社区发展中心的甘老师在介绍他们的“睦邻之家与保护儿童的模式”的时候,就用了近一个小时在阐述大背景,社区问题的复杂性与多面性等等情况。在国内做咨询和评估的高瑞,对此有极深的认同之感。而对于基金会的资助官员而言,他们审阅一份项目申请书中,很重要的工作就是看申请人对社会问题的分析与数据的比较,并在此前提下分析他们提出的策略的有效性。他们网络数据库很发达,有利于他们抓取特定社会问题的特定数据,但他们对于问题的界定和认识的严谨性却是让我们觉得很宝贵。也许这就是一个最基本且重要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我可以不认同你,但我要保障你的权益
美国居民对于大量非法移民或不劳而获的现象都觉得是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认为这对地方财政、国家财政和社会安全都会造成很大的麻烦,但对于他们的权益保障,却是一点都不马虎,一点都没少投入。所以谈到权益,美国之行让我对这个词的感受有了新一番的感受。


想到权益,在我们内心当中可能感受更多的是对抗、投诉和打击黑箱操作等等。谈到移民或许会想到偷偷摸摸、暗无天日等修饰性词语。当然这样的感受性修饰语,很多是来自一些中国的经历和经验。中国虽然不是一个移民之国,但中国是一个迁徙的大国,城市化的进程,让每一个城镇每一天都在发生迁徙。而迁徙所带来医疗机会,教育机会和工作机会,甚至购买某些商品的机会都会有很大的差异和限制。这些重大的问题就摆在我们的眼前。国内常说要限制人口流入,特别是农民工,要限制外地人的就业机会,比如滴滴司机行业,要让这些人回到家乡中,这样大城市病就可以解决了。但我在这里看到解决问题的思路不是堵,不是赶,而是首先保障成人与儿童的权益,特别是对于儿童的权益看重,有时候让成人沾了不少光,非法移民者也许因此就可以拿到绿卡;其次是对这些人发展的保护措施,通过社区服务——移民咨询、医保服务以及开展各类知识班级等配套提升他们的文化水平,让他们能更快速和容易融入当地社会。

 
结束语
在美的行程就要结束的时候,好像所有的兴奋点才姗姗来到。这一趟7天的美国行程,我们充分亲身体验了美国的饮食、交通、公共安全以及商务交流等文化,也聆听到了他们庞大且复杂的税务系统与福利系统方面的知识,更是在移民聚集区看到了弱势的各类底层人民被各式各样的社会服务组织包围的街区里的实际生活。
 

尊重是美国文化里一个很重要的词汇,所以当我们在看到那些低收入群体的孩子所接受到的学前教育的环境与质量的时候,才会有那么一点明白,很多人愿意那么“辛苦”来到这块土地。很多人都反映说,在美国的机遇不大,整个社会的发展潜力不比中国那么强劲,在日落公园里,我就与问一位在美国做建筑工与餐馆服务员的福州人青年为什么不回去中国。他回应我说由于自己的学历很有限,虽然在美国他自己没办法跻身上流社会,工作也干的是劳力劳动,但他却能在这里享受到尊重以及同等于中国中产阶层的生活水平,而且他的孩子们生活的环境一点儿也不让他焦虑。或许这对于在中国当一个普通工人和农民是无法想象的。



正如这次游学团中大家讨论的,我们来不是要为了这里的美好而在某一天留下,而是回去,回到我们的土地去耕耘出希望和美好。我们虽是一个微小的创变者,但不是随波逐流的浮萍,如果我们都愿意美好,改变就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