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夫: 我有我的主张(1)

 离开故乡的土地,脚下带着故乡泥土的芬芳。踏歌海角天涯,寻找着故乡那一缕熟悉的声音。清清的小河,碧绿的山野,故乡土地的温度温暖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的世界。走着走着,他乡就变成了故乡,他乡的土地一样有着故乡的温度。

                美丽的农园

侯娇——最美的求知者

  在网上查找侯娇的介绍时让我顿时大吃一惊——在“全国十大支农杰出个人”的名单中赫然有着“侯娇”的名字。一时间很难想象身边这个美丽、质朴、爱笑的女孩儿竟是如此高的殊荣获得者。但转念一想,结果意料之外,却也情理之中。

在故乡农园的田地里,侯娇正专注地记录下病虫害的情况,稍后回到办公室她会仔细的查找各种资料以应对田里的情况。这双专注的眼睛,以及这只随时随刻都在笔记本上飞快记录着的手,成为了这个女孩儿最典型的瞬间。惊人的求知欲,这是见过侯娇的所有人对她发自内心的赞许。当其他人将休息时间用作娱乐时,侯娇似乎将所有的空闲时间都投入到了查找资料,投入到了永不停息地对知识的汲取当中。这种学习能力足以让我身边很多所谓的“名校大学生”自愧不如。不懂就问,不懂就查,随时记录,这些在课堂中老师不断强调的学习精神却在这个正在务农的女孩儿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或许,这印证了那句话,“大自然就是最好的课堂”。

侯娇在认真的做田间记录

谈起为什么会有如此旺盛的学习欲望时,侯娇羞赧地一笑:“其实我上大学时对那些课本上的知识并没有现在这样特别强烈地想学,我是在具体实践当中才是这样去学习的。”农学专业毕业的侯娇认为书本上那些理论太空太泛,但在实践中能碰到具体问题,带着这些具体问题去学习就会有更强烈的动力,效果也会更好。

本科侯娇读的是江西农业大学农学专业,说起自己的专业,娇娇说到:“其实本来第一志愿是食品专业,因为老家盛产柑橘,但是总是卖不了好价钱,农民收入很少,我希望能够好好学习食品相关的知识,毕业后回家乡帮那里的农民更好地卖出自己的橘子,提高农民的收入。但食品专业没录上,录上了农学专业,我仔细一想,农学专业也很不错,先种出质量好的橘子,再去帮农民卖橘子。”

来农场之前侯娇的经历足以让人相信这位“全国十大支农杰出个人”当之无愧。大学起就活跃于学校的支农社团;到江西兴国支过农;参与过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的校内人才培养计划一期;到云南参加过西南抗旱行动;组织过江西各大高校间的大型支农论坛“全国大学生农村创业论坛江西分论坛”;在著名的生态农人安金磊家中担任志愿者,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具有中国农村传统色彩的‘耕读’生活”;以及参加大大小小各种类型的支农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