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荣志愿者札记 | 关爱汀塘老人,养老多一点

5月上旬,正荣公益组织几位汀塘村大学生志愿者,走进汀塘村老人们的家中,走访了解老人生活的现状与需求,也为老人们送去暖心和关怀。本文为参与调研的两位志愿者的感想分享。


欧静怡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学生。性格活泼开朗,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也曾多次参加过学促组织的支教,义卖等活动。

5月9日,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开始了汀塘的调研之旅。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汀塘人,说来惭愧,此前我并没深入地去了解我们村庄。借着这次调研的机会,我可以好好的领略一下家乡的风土人情。

阳光正好,我们出发!


本次我们调研的主题是:关爱老人,养老多一点。村里的老人几乎没有人会说普通话,我和我的小伙伴只能用我们这不地道的莆仙方言跟老人们沟通,爷爷奶奶也十分配合我们的工作。


这一代的老人年轻的时候过的都是苦日子,即使到现在70岁,有些爷爷奶奶仍会在自己的屋前舍后种点菜。他们认为即使自己现在老了,但是不干点活,仍会觉得浑身不舒服。并且他们想要尽自己的力量为子女分担生活上的压力。


当我们问道:如果以后有人每个月到您家为您理发、体检,如何?爷爷奶奶们的反应也是十分可爱:他们觉得自己年纪大了,不太好意思麻烦别人,但如果有组织这样的活动,他们还是会很开心的。


村里的老人上了年纪,大多都是吃素。当我们问及:如果在我们家乡办一个食堂,您会去吗?老年人纷纷表示自己上了年纪,吃的饭要很熟才咬的动,且自己腿脚不方便,觉得这样会给食堂的工作带来很多麻烦。

走访的过程中遇到这样一位爷爷,听说我们是大学生便两眼闪烁光芒,骄傲的提起自已以前的经历,掏出自己的眼镜,表示:自己认得字,要自己看!


两天简单的走访让我感触颇多,家乡里的老人大多是跟自己的老伴独居在村里,子女都外出打工了,茶余饭后大都是三三两两结伴到一户人家中去看莆仙戏。在我们看来或许这样的生活有些枯燥且无聊,但在他们认为,这便是他们最为奢侈的消遣。让我出乎意料的是,他们都非常的乐观,始终对生活充满着向往。不禁让我想起了一首词:“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


李程

福建师范大学学生,福建莆田人。性格热情开朗,为人坦率真诚。2017年9月入伍,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于2019年9月退出现役复学。在部队期间扎根岗位、精武强能,曾获“优秀义务兵、优秀学员、嘉奖”等荣誉。个人始终以“苦难铸就辉煌”为人生誓言。

汀塘村,这片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的土地上孕育着一群民风淳朴、勤劳乐观的汀塘人,厚重的历史文化滋养着勇敢创新、不懈奋斗的汀塘人。村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交通阡陌纵横。正是这样一个美丽的村庄,是我成长的地方,也是我童年的回忆。


从小学开始我便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去外地上学,平时很少回乡,因此汀塘便成为了我记忆中的乡愁。由于这次疫情特殊时期,让我有更多机会能和自己的家乡接触。感谢正荣公益组织的这次汀塘老人养老走访调研活动,让我能够更加深入了解我们村现状,有更多机会与老一辈的家乡人对话谈心。

通过两天的调研走访,让我有种胜读十年书的感悟。我们两天走访了差不多有20多户人家,这些老人都已七八十岁高龄。老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身体状况不一,有的80多岁老人仍能耕地种菜,身体保持健壮;有的70多岁的老人却已是疾病缠身,生活痛苦不已,下不了床,这些老人,有的已生活不能自理,有的反复重复着我们听不懂的话语,眼神里已经没有了神采。每见于此我的内心总是五味杂陈,心疼不已。对于调研中关于体检、上门服务剪发等福利项目,老人们纷纷表示赞成和支持。每当提起正荣和欧氏,老人们总会不由自主的竖起大拇指,表示非常感谢正荣在生活上给予的帮助,这种胜似自己孩子赡养般的善举。



在走访调研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到了一户老人家中,我一眼便认出那位就是童年陪我嬉笑打闹的老奶奶。十年过去了,她已认不出我来了。进屋的第一句话便是你是谁?你们来干嘛?在和她细细介绍后,老奶奶有点恍然大悟和惊讶:“呀,孩子你现在都长这么大了,老奶奶现在老眼昏花,已辨不出谁是谁来了,记得你小时候是那么的调皮,现在都已长大成人了,奶奶真心感到高兴。”这位老奶奶还是那般的慈祥善良,可是她的声音却已不像以前那么铿锵有力了,挥动的双手却是那么迟缓,眼中闪烁着一丝泪水和光芒。在这一刻,我知道了是岁月偷走了老奶奶的明眸皓齿,巧笑嫣然。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昏沉,炉火旁取暖回忆青春。”叶芝的这首著名诗词,每次都会让我泪奔。随着年纪渐长,我们终将会老去。当人生行至终点,当往日事业的巅峰不再重要,当身边的家人已不在时,那还有什么是重要的呢?时间就好像是个小偷,它能偷走一切。

《论语》中提到: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这次活动给予我很大的触动和感悟,立足于当下,走好当前的每一步,珍惜与热爱眼前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