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山艺术驻留|李艾筱:我在中山社区基本实现了躺平自由

冶山艺术驻留计划是由“你好,社区”支持的艺术进社区项目,邀请来自各地的艺术家进驻社区——第一期驻留于7月份在福州市中山社区开启,艺术家们基于社区场景,用创作的方式,发掘当地文化生活,连接人与人、人与社区、人与自然等等多种关系,探索艺术创作与社区营造结合的可能性。居民也有机会参与到艺术创作、社区营造中。创作者、居民、环境、作品之间,产生新的对话和协作。

冶山艺术驻留计划入选艺术家李艾筱,一个生活和工作在成都的自由摄影师、写作者。基于新闻学与应用心理学的教育背景,将采访与心理学运用于持续创作中。过去七年一直在做一个探讨人与物品关系但实际阐述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摄影项目《私人物品》,并于2020年将此项目自出版成摄影集,同时又开启了探讨“身体与身份”的全新摄影项目。她的作品获得2018年度“青年艺术100”、2018年度“SAYA菁英国际青年艺术家支持计划”。也获得《人物》杂志,“一条”视频等主流媒体的关注与报道。

以下图文均摘自李艾筱的驻留成果作品

摄像/剪辑:袁文炯

pic_007_结果.jpg

我的创作将围绕冶山的“四区六点”并结合驻地实际与当下所思所想来完成。我将在中山社区几处地方躺平,去放空自己感受深处闹市中的冶山,与过去两千年的时光对话。同时我想在冶山中找到一曲到九曲以及其他有特色的石头,并像给人拍照一样,为它们留下一幅正式的肖像照,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们会一天天地风化,所以要记住它们现在存在的样子。

pic_011_结果.jpg

行为视频截图

冶山上几十处摩崖石刻,尽显过往文人墨客在石头上书写胸怀的雅致。而其中的“九曲石”尤其引人注目,从“一曲”到“九曲”散落在冶山不起眼的角落里,要找齐它们需要花费点功夫,没人知道是谁刻上去的,也不知道为什么刻在石头上的“一曲”和“九曲”是从左至右横着书写的,而“二曲”到“八曲”是从上往下竖着书写的。我查阅了很多资料,询问了当地居民均未得到答案。

而在这些石刻的旁边有一座小小的九曲池,夏历三月初三上巳日古人们举行祓禊仪式之后,大家坐在河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意为除去灾祸不吉,名为“九曲流觞”。“九曲流觞”的历史非常古老,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初年,它是中国古代汉族民间的一种传统习俗,后来发展成为文人墨客诗酒唱酬的一种雅事。而最为著名的是永和九年(353年)晋代贵族、会稽内史王羲之携亲朋在兰亭修禊后,举行饮酒赋诗的“九曲流觞”活动,并写下流传千古的《兰亭集序》,他在文中抒写集会喜悦的同时也在感慨生死。

于是,我用行为艺术的方式来暗喻我一个小小的生命之觞(酒杯)在时间长河中的行走、停留和消失的过程以此感悟时间与生命。我在九曲池中的每一曲驻足停留,遥敬古人,感怀历史,致敬王羲之,每次停留对视都是我与生命的对视与思索。同时用此行为做出我个人对冶山“九曲石”书写谜题的解读:它们展现了人生的整个过程,人在出生和死亡的时候是横躺着的,其余的阶段都是站立行走在人生的河流里,每个曲折我们都会有一些犹豫、停留、打转,但最终都会随着生命之河流淌到时间的尽头。

最近“躺平”这个词很流行,社会高速发展,80、90代生的年轻人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于是我们中的很多人用躺平这种无为的方式来面对,这种行为遭到了巨大的抨击,那么我们是否真的有躺平的自由呢?

行为视频截图

我在中山堂孙中山的雕像前躺平,去放空自己感受深处闹市中的冶山,与过去两千年的时光对话,去想像过去的人们是否会像我们现在的年轻人一样躺平,看看是否会有人打断或者干涉我的躺平?

行为视频截图

傍晚,社区里的小孩子们结伴玩耍,他们很喜欢用地上的小碎石将石刻文字填满再拆掉再填满,就好像一个堆积木的游戏,这个玩法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于是我和一个儿童一起把“山”填满再拆掉,并用视频记录整个过程,实际上这个过程是有隐喻的。

“你好,社区”对话李艾筱

Q1 你为什么会对冶山的石头产生强烈的兴趣呢?

在我来冶山前查阅了一些相关的资料,最多的可能就是关于冶山摩崖石刻的。所以当时关于驻留计划,我是设想的是要给石头拍肖像照。当我真正来到了中山社区,到了那个小山后,看到了那么多的摩崖石刻,还是挺挺惊讶的,我觉得古人们是非常有智慧的,他们知道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能够让他们的诗句能够永远地保存下来。可能人的肉身没有办法抵御时间的流逝,我们会面临着死亡、衰老,而石头比我们人的生命要长的多得多。

来到了冶山后,我发现了冶山的“九曲”非常有趣,我在小山包上面去找一曲到九曲,还是花费了一些时间。我发现“一曲”和“九曲”是从左往右横着写的;“二曲”到“八曲”的字是由上至下竖着写的。我不知道把字刻在石头上的人,当时是怎么想的,感觉好像一个解密游戏,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然后我在当地问了一些老人,他们都不是很了解。我就按照自己的想法,是不是“一曲”到“九曲”刻字的方式,其实蕴含古人的人生的哲学。

“一曲”和“九曲”是横着写的,可能有点像人从出生是横着来的,然后辞世也要躺着的。“二曲”到“八曲”就是竖立的,也就是在人生的长河当中去直立行走。这个只是我的一个猜测,我就把这个猜测放到了我的第一个作品里,然后把自己想成是一个流动的小酒杯,因为流觞本来也是这个意思,刚好冶山边上有一个九曲池,我就去到了那个山下复刻版大的九曲池去做了这样的一个行为艺术,想要阐述我对九曲池的理解。就是在九曲池,用行为艺术的方式来表达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我从刚开始躺着的,到最后一刻也是躺着的,中间表示“二曲”到“八曲”之间的阶段就站立、往前走。用这样一个行为的方式来来回应我的猜测。

Q2 在本次驻留中,有试图向社区居民交流或者解释过“躺平”的行为?

当时我没有向周围的居民去解释我即将要做的事情,我只是把我的相机和三脚架架起来了。其实有点像是强行介入吧,我完全没有跟他们去解释,我要即将要干什么。刚开始我架相机的位置还有很多居民在那儿聊天、攀谈,当他们看到了相机,看到了我,就默默很自觉地到相机镜头以外的地方去了。

当我躺下去的时候,身边就有很多小朋友围观,可能觉得那个相机很有趣,然后也不知道我在干什么,为什么一个大姐姐要躺在这里。躺平这个行为艺术规则就是说一旦有人触碰到我的身体之后,这个行为就终止了。当我躺下去可能最多两分钟时,有一个小朋友过来想看我在干嘛,他的手差不多要碰到我的时候,他奶奶就一把把他搂过去了。

人来人往的,居民走过也没有来干涉我这个行为,我觉得可能是因为相机的存在,他们觉得好像我是在拍东西,也没有感到特别奇怪。后来,一个小朋友趴在雕像那儿玩儿了一圈以后,就直接就坐在了我的身旁,然后就一直守着我,可能大概6、7分钟的样子。当时我觉得这种感觉挺奇妙的,在那一刻,我觉得我跟这个小朋友是有连接的。他就只是在那儿默默地坐在我的旁边守着。

后来有一位女士,可能是观察了我很久的时间了,上前来询问说:“我看你在那儿躺了很久了,你怎么还不起来呀?今天天气那么热,地上那么烫的,小心中暑。“我就跟她说,我不能起来,必须有人触碰到我的身体我才能够起来。她想了一下,就碰了碰我的脚。就这样结束了这个行为艺术,大概有18分钟左右吧。

在这18分钟的时间,我在中山社区基本实现了躺平自由,因为没人来干涉我,整个社区的氛围是开放自由的。我觉得社区里的居民都非常友好,就像拍我起来的这位女士,原因是觉得我躺在地上可能会中暑,而不是因为其他的原因。从这个方面来说,我觉得非常暖心的。

Q3 在视频中你提到,在冶山驻留的期间“很久没有这么激情澎湃过了”,这种情感来源于哪些方面呢?

这次参与冶山艺术驻留是我自疫情来第一次出远门去创作,因为疫情一直在家,感受度可能变迟钝了,我觉得我到了中山社区之后浑身都充满了灵感,你知道吗,就是有一种全身充满了电的感觉。

驻留要求十天内要做作品出,时间相对紧张,而且加上当时福州刚好都在高温天气,每天最高温度都有38度,出门去创作的时间就非常短暂。但是我觉得我在社区的时候,好像没有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困难,我就觉得虽然时间不够用,那么我可以起的更早一点嘛。所以当时创作的时候,很多天都是早上四点多起来,然后去踩点、拍照。有一天跟着小袁老师一起做视频,一整天的时间都没有合过眼,但是就没有感觉到很疲倦。我很久都没有,在创作当中有过这样饱满的状态了,我觉得非常非常可贵。

Q4 对于这段冶山艺术驻留的时光,还有什么想说的?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感觉在就是中山社区的这些创作都是非常顺利的。

这一次驻留,是一段非常美好的回忆,应该说是今年以来我最快乐的时光。所以要谢谢这些我在社区里面遇到的善良可爱的人们,因为你们的出现,让我觉得中山社区和福州是一个我以后还会再去、还会经常想念的一个地方。

【出品单位】

DM_20210823200406_016_结果.jpg

【共建单位】

DM_20210823200406_013_结果.jpg

清涟龙寺艺术驻留计划

【支持单位】

DM_20210823200406_012_结果.jpg

【合作伙伴】

DM_20210823200406_015_结果.jpg

【鸣谢单位】

福州市鼓楼区鼓东街道中山社区

【你好,社区】是正荣发起的聚焦提升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行动计划,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关精神,践行正荣集团企业社会责任,搭建社区行动参与平台,凝聚多方力量,实现健康、互助、幸福的社区美好生活。


项目对接人:吴军军
联系邮箱:2619749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