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气候变化,水稻也可以不躺平

DM_20220929222217_001_结果.jpg

生态环境部于2019年7月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第二次两年更新报告》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农业生产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占到全部温室气体排放量的6.7%,主要包括稻田甲烷、农田氮肥氧化亚氮、动物肠道甲烷、粪便甲烷、氧化亚氮和农业废弃物排放。2022年2月22日,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提出“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农业领域是重要的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源,推进农业农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是加快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

气候友好型水稻种植技术是一项创新技术,前期科研实验工作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研究所的吕世华教授及其团队完成。通过覆盖与其他耕作方式相结合,气候友好型水稻种植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最多80%的甲烷排放和高达50%~70%的用水量。同时,还能减少约三分之一的化肥使用量,在干旱天气下保持或提高水稻产量。气候友好型水稻种植应用了覆盖技术,更少的肥料、种子、用水量,并且缩短了秧苗间距。这种全面的水稻种植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水的使用和污染,同时即使在气候不利的年份也能增加或稳定产量。

本项目由正荣公益基金会联合千禾社区公益基金会开展。目标是通过在云南省和四川省建立气候友好型水稻种植技术的基层落地应用和推广模式,包括行为科学项目和推广案例,有效减少中国水稻种植的温室气体排放,从而有效回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肩负落实“双碳”目标的使命和担当,让乡村生态振兴成为落实“双碳”目标的新阵地。

长势更良好,气候更友好的稻米

项目组在今年四川和云南,与项目所在地的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相关农业农村的政府机构携手合作,选取传统小农户与机械化种植农场两类不同的农业合作方落地试点项目,完成了气候友好稻米试验(人工覆盖+移栽),试验结果显示:在整个生长过程中试验田的稻米长势明显优于周边常规种植田地。

DM_20220929222217_002_结果.jpg

常规种植方式的稻田(左)与气候友好稻田(右)

的长势对比明显

项目组同步也开展了技术培训、走访交流、搭建伙伴网络与知识经验梳理工作。从目前的项目进展来看,气候友好稻米技术应用对于预防病虫害、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提高水稻的生长韧性,在测试阶段展现出了良好的发展趋势,试验田被认为是周边乡镇最好的一季稻,也初步得到了农民与熟悉当地农业情况的农场管理人员和政府官员认可,提升了项目组接下来推广该技术的信心。

试点加培训,在实践中优化

种植技术

项目组分别在云南选取了5个村,在四川选取了7个村,向重点农户进行气候友好稻米种植试点示范和技术培训,共计培训农户450人。同时,积极邀请当地农业部门参与种植过程,进行现场培训,与本地农业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更好地因地制宜推广气候友好型水稻栽培技术。

7月,国家农业部、云南省地方各级农业站和主要种植户参观西双版纳气候友好稻米种植。参访嘉宾肯定了沟淹和覆盖种植相对于控制水稻的部分优势,同时项目组在交流学习中了解到,使用油菜壳覆盖物也有不错的效果,项目组计划探索未来其他农作物秸秆、竹叶、松针等覆盖物在项目中的应用。

DM_20220929222217_003_结果.jpg

机械化种植实验

DM_20220929222217_004_结果.jpg

田间作业

多方协力搭建项目合作网络

云南思力生态替代技术中心团队于3月访问了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与四川伙伴一起进行田间参访。项目运营一年以来,已经逐步形成了一个气候友好稻米项目合作伙伴网络,汇聚了几家对于气候友好稻米种植感兴趣的伙伴,如云南思力生态替代技术中心、天地人禾、四川省农科院等,项目组积极跟进相关项目合作伙伴的工作,促进其进行讨论和相互学习。网络伙伴已共同参观了四川、云南等项目实验地。

图片云南思力生态替代技术中心团队拜访四川省农科院吕世华教授,学习气候友好稻作方式

综上所述,在种植第一年后,项目组将组织项目经验总结的工作坊,邀请当地利益相关者和专家对相关技术进行改进,总结和优化一套更适合当地情况和发展的气候友好稻米技术,提炼种植方法的技术要点,完成技术培训手册和引导指南。同时,未来气候友好水稻种植项目将进一步深化合作伙伴网络,开展技术培训,携手与更多的社会组织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