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问题」社区共学小组 第①期 回顾 | 禾平台


dm_20250414213620_001_zrgy_660.jpg

关于「我有一个问题」
社区共学小组

我们是由在成都从事不同社区工作的伙伴们组成的共学小组,

有关注社区资助与被资助的@沱沱和@水水,

有关注可持续的@鹏鹏,

有关注青年行动的@SUMMER,

有关注城乡发展议题的@大月亮。

不同的视角填补了我们看待社区议题探索上的空白,让我们的关注有了更多元的可能性,

我们希望从工作中的真实疑问开始,一起向更多元的讨论出发。

共学小组行动支持方

禾平台·“社区资助+”共学计划

本次议题发起人

本次议题:《为什么?社区地图看起来都很KPI?

dm_20250414213620_002_zrgy_660.jpg

dm_20250414213620_003_zrgy_660.jpg

从画一张自我介绍工牌开始就充满了KPI班味主题气息~

本次活动历程

dm_20250414213620_004_zrgy_660.jpg

安排的明明白白~

为什么会提出议题?

一些观察:

时下流行的社区资源地图,作为居民的我看不懂?

15分钟生活圈,我走过去居然要半个小时?

优秀的商业化改造点位在地图上只展示了一个图标而已,是公共资源的浪费吗?

一些思考:

1.什么样的地图才是居民看得懂的地图?

2.地图和我的关系是什么(绘制我家附近的行走地图)?

3.我们到底要做什么样的地图?

所以,市面上的地图为什么看起来很KPI?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地图?

地图创作分享(鹏鹏)

dm_20250414213620_005_zrgy_660.jpg

时间事件启发
2019年活水公园手绘地图探索与尝试画地图过程中带来了很多疑问
 

垃圾为什么这么多?

为什么这里的烟草多,哪里的矿泉水瓶多?

这些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023年四川林业保护主题地图创作探索与尝试尝试通过地图去回答一些问题,和问题中涉及的相关方进行合作。
2023年参加串门计划探索可持续地图搭建开始有了议题,探索不同地方的人在围绕着可持续发展做了些什么。
2024年参与“社区的细节”社区探索工作坊学习了解不同的人在不同的视角下是如何了解一个社区的,需要用到哪些方法。
2024年组织“社区能人”一起探索宽巷子社区

挖掘到很多社区居民的故事,

做事的前提是找到人,找到人才能看见需求。在社区中一起行走是构建关系,产生需求的七点。

本次参与者介绍

dm_20250414213620_006_zrgy_660.jpg

参与者关注内容
鹏鹏旧物改造设计师,发起成都环保探索计划
小妹妹麓湖小学4年级学生,参与过麓湖障碍地图升级活动
彩云阿姨鹏鹏的母亲,听障人士,通过写写画画体验无障碍参与活动,了解儿子的工作内容。
杜杜游戏观察设计师,706青年社群共创者,住在附近 对社区主题的议题感兴趣。
女生参与老旧社区改造项目,想来学习社区相关知识。
黄衣服女士来自成都市儿童福利院,社工辅导,目前带着孩子做福利院地图,想来学习了解地图相关的知识。
沛洋社团,空间设计师,感官地图(通过感官做在地探索),人与街道关系的探索,想知道大家对于“在地”的理解
lily志愿者统筹,学习社区工作坊设计,探索社区有意思的玩法
胖虎蓓蕾社区新住民,参与社区探索
summer自由社区营造师,出厂计划主理人,通过发起议重建我们的世界与城市之间的联系,做过认知地图的探索。
水水喵阿姨,爱好自我探索,十年社造从业者,主要做传播。关注时下主流的社区资源地域与在地居民、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好奇地图创作者与地图与内容的关系是如何建构的。
坨坨来自麓湖社区基金会,负责麓湖儿童友好、三大节日以及社群营造相关工作。在儿童友好社区计划中做过社区地图以及无障碍地图。希望从儿童视角和大家探讨社区地图相关知识。
泰武困惑与设计与城市连接的紧密型、地图与在地文化的关系,前外企城市设计师,关注如何社区地图与在地文化、在地居民的联系。
社区行走地图创绘者,关注个体观察与群体智慧的可视化表达,强调通过行走体验绘制地图。
叉子C-school 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创意学院,学校+教室+宿舍
大月亮乡村社区,希望通过社区地图盘点社区资源


本次场地提供方

C-SCHOOL

dm_20250414213620_007_zrgy_660.jpg

C-SCHOOL是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开在蓓蕾社区里的社区分校,二层至六层为学生及青年驻留者寝室,一层为教学区,自2024年10月投入使用,旨在通过社区场景深化教育实践并为青年提供生活化学习支持。比如"社区地图绘制"的实践课程,学生们通过采访街头理发师、商户经营者绘制人物故事,对话环卫工人和社区工作人员,记录宠物与社区环境互动等方式融入社区,熟悉生活资源并建立邻里关系。

教育与社区合作的价值,教育层面实现课程项目与社区需求结合,如插画课作品应用于面包店宣传,生活层面补充了学生非学术技能。

dm_20250414213620_008_zrgy_660.jpg

学生课程与社区做充分结合,社区是生活也是学习的场所。

社区漫步篇

《探索蓓蕾社区》

dm_20250414213620_009_zrgy_660.jpg


注:图片由C-SCHOOL提供(图形与插图工作坊)

线路关键点行走记录:学生画展(人与在地链接)→ 散花书院(社区便民化)→ 火烧堰市集→ 卡片形象手绘墙(归乡设计师创新作品)→ 小蓓蕾IP形象→ 招工公告栏→ 抱抱树

画一个你最感兴趣的社区元素

dm_20250414213620_012_zrgy_660.jpg

参与者分享

dm_20250414213620_013_zrgy_660.jpg

分享者有趣的观察思考
泰武我们行走了一个300米半径的5分钟生活圈社区地图存在辐射半径,半径内可以覆盖所有的生活需求。但是实际生活中,圆心是在变化的,如何真正满足城市居民生活需求和15分钟生活圈并没有关系,那是一个KPI产物,而我们只需要楼下有菜市而已。
广场中大树聚集人气好的场域的设计能够吸引人流,促进一些活动/事件自发产生,而非去设计事件本身。
小妹妹蓓蕾花苞形IP角色扮演去体验一条路线后给予建设改造层面的建议
火烧堰盖住水渠的长廊摆满了市集

为什么这里会被盖住?

成都这个当年的水城,被盖住后空间再利用的情况普遍吗?

杜杜社区花园、活动广场等有意思的点位玉林社区有名的原因可能是有意思、有人文的空间点位的打造,并且串联成了一条条社区探索的路线。
玻璃房的办公空间早知道我就来办公学习了
女生去年玻璃房有阿姨办读书会,阳光很好看见一个空间的演变与居民链接的关系,开始喜欢这里
黄衣女士绿色的牌子上分享了很多有意思的社区人文故事这类分享生活、分享自己、展现社区烟火气的区域与我想要带领福利院孩子做的地图很像。
公告栏招聘服务的卡片设计 暂无
大月亮被吓到的抱抱数无论地图画什么,与自己有关系的大家都会讲的很生动
沛洋标识、VI、提示等这里的设计缺乏互动性,造成干扰,没有体现出意义(比如教育、科普、高效等)
手中的参考地图不合格的教案,多余的信息,没有参考物....
分享感官地图(感官的密度、感官的数量,感官的材料)生活的无意义来自己与感知弱;为特殊人群设计感官/体验地图
Lily街区色彩很丰富据调研:因为有趣点位、颜色的缺失,女性在公共场所更容易比男性感受到害怕
眼镜社工姐姐 暂无

不同视角下地图应该有什么内容?

什么样的审美更容易被居民接纳

非KPI之下如何平衡社区地图的需求与表达

山河戴皇冠的女孩抱抱树,实现了我童年的梦想 暂无
分享个人兴趣点的人文手记 暂无
summer古代园林设计移步换景概念

地图的设计为什么是鸟瞰图,而不是给人看的。

地图应该是有记忆的,有故事的。

设计最终的目的是实用性,根据适用对象来设计。

分析麓湖环境行动地图设计→绿潮展览→绿色人文串门→人们对在地的理解

画地图等于纸面上的现场表达,设计结果如何与人相关,和建构相关性?

KPI的平衡不是单是事件的完成,而是用服务设计的思维构建一个更大的行动网络,从事件到人物,从个体到群里,最后沉淀下来的集体智慧,共同回忆。

站在更高的维度解决一个小问题,并且打开更多的机会。

社区地图的意义

(探讨与反思)

dm_20250414213620_014_zrgy_660.jpg

什么是KPI地图?

KPI地图是一种标准化、资源导向的地图,通常由政府或机构制作,主要用于展示社区资源(如公共设施、服务点等)。它的特点是功能性强,但往往缺乏方向指引(“不指北”),且较少体现居民的真实生活体验。

什么是非KPI地图?

非KPI地图更注重居民的实际感受,通过行走、观察和共创(如带孩子绘制上学路线、标注便民小店或麻将馆等生活化场景)来呈现社区的多样性。它是动态的、可更新的,并基于特定议题(如“找搭子地图”链接招工、相亲等需求),能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帮助人们从“单元人”变成“社区人”。

我们在构建什么?

地图不仅是资源工具,更是居民与社区互动的媒介。它通过记录使用痕迹(如空间设计的叠加过程)、反映真实生活(如非KPI地图),构建共同认可的生活方式。当前的地图设计常陷入“竞赛化”倾向,但理想的地图应回归本质——成为“生活在这里的参照物”,推动参与式设计和社区营造。

(注:内容整合了空间设计的过程性、地图的动态共创性,以及居民认同感的核心价值。)

「我有一个问题」社区共学小组 

未来4期安排 预告

2025年4月13日

发起人:水 水    议题方向:甲方乙方 

2025年4月26日

发起人:SUMMER    议题方向:党建美学

2025年5月11日

发起人:沱 沱       议题方向:资助关系

2025年5月25日

发起人:大月亮     议题方向:乡村发展

议题发起人:鹏鹏

海报设计:summer

共创小组:鹏鹏、summer、水水、沱沱、大月亮

记录者:影

志愿者:彩云

场地管家:叉子

发生时间:2025年3月16日 14:00~17:00

场地支持:C-SCHOOL

联合传播:沸物社、武侯社区基金会、出厂计划CCPlans、大邑县和一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成都市麓湖社区发展基金会、公益大爆炸(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