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助者说#第13回:从被资助方到资助方的思考

作者:某公益基金会资助官员 杨方义


摘要:基金会要有明确的资助策略和方向定位才能超越项目资助的局限,而策略的制定要邀请包括被资助者在内的各方参与。企业员工参与资助决策和项目,并不像想象的那样只是平添成本,参与而不干预,将能够使得这种跨界参与同资金支持一样具有独特价值。

 

     一年前,我从一家民间机构来到了一家非公募基金会,从一个被资助方到了资助方。幸运的是,在之前的民间机构工作时,从事的也多半是与国际基金会合作的工作,帮助国际基金会在中国实施项目及提供建议。所以在角色转换过程中,并没有出现朋友们说的“从乙方到甲方”的心态转变。相反,在刚刚起步的国内民间环保资助进程中,能够和同样处于起步期的民间环保组织一道,共同成长。

策略制定是基金会超越项目资助的必经之路

在过去,中国环保组织大量的资金来源于国外基金会。而随着国内企业逐渐参与到环境保护中,企业直接资助在填补着国际基金会资助萎缩所留下的资金空缺。同时,一个可以预见的趋势是,逐渐有一些非公募基金会兴起,并以环境保护作为其核心使命,开始进行环境资助。

在以上三类资助主体中,国际基金会一般具有较强的目标性,其目标一般基于项目,会有较完善的逻辑框架用于项目的设计,而要完成这些设计,需要有很周密的步骤和程序。企业的直接资助,多半和企业的传播需求相关。项目设计简单,但对传播的需求较明确。而国内正在兴起的环保类非公募基金会,相反,其从事公益的目标显得并不十分明确,出现资助领域多和杂的情况。

当然,处在这个阶段的非公募基金会需要尽快在资助中找到自己的策略和定位,这样才可能找到合适的服务对象和资助对象。当一个基金会开始考虑策略和定位的时候,会是这家基金会成长中十分重要的时刻。而这个时候,基金会也必然会超越项目的层面来思考资助工作。

只有当资助者心中有了资助策略,才能指导其确定合适的公益目标,其资助才不会拘泥于一针一线的得失。经过专业分析,并由多方参与制定的资助策略,对于资助者和被资助者都很重要。特别是对当前而言,许多基金会的决策委员会都是非环保从业人员,资助策略的讨论及决策过程,也是加强交流及对这个群体的教育过程。

借鉴国际基金会的策略形成逻辑和过程,我尝试着同决策委员会一道,在咨询业内专家和被资助者的基础上,形成基金会资助策略和方向。有了资助策略和方向后,对于被资助者来说,最明显的变化是了解基金会的公益目标,更容易进行项目设计;而对于基金会的决策委员会来说,不必再像过去一样,花很长的时间来了解项目背景。而且,资助有深度的环境治理方面的项目也成为了可能,逐渐形成了投资的组合。

当然,这种方式也存在着自己的弊端。由于知识结构的欠缺和所咨询人员代表性的不足,或许会遗漏掉一些重要的环境领域。特别是在环境资助机构非常欠缺的当下,一些看似十分紧急的领域会被遗漏。在资助型基金会众多的情况下,这些遗漏会被其他基金会弥补。但在当前,这种弊端的解决就得依赖于基金会和民间组织的相互理解了。如果民间组织能够提供解决方案,让这些基金会看到资助该领域的价值和方法,资助型基金会是有可能来修正自己的资助策略和方向的。

跨界参与和基金会资金支持同样具有价值

进入基金会行业以前,在NGO工作一项很繁重的工作是应付各类资助者的现场考察和来访,资助方的每次来访都会被视为其资助的考核。不过,越来越多的发现,作为考核发生的现场考察已经越来越少。相反,每一次和资助者的接触,都能够接触到新知识,新方法,这也是促成我来到基金会工作的原因。

相较于国际基金会,国内环保类非公募基金会大多有企业背景。基金会依附于企业有一定的不合理性,会带来决策上的偏好和局限性。但在基金会刚刚起步的当下,企业背景并不完全是个贬义词,甚至是这类基金会一个很大的优势,企业基金会能够将企业的资源和经验传递给公益机构。可以说,很多企业基金会能够带给公益行业的,其实可以远高于其提供的资金支持。

有企业背景的基金会一般倾向于鼓励企业家及员工参与项目的决策过程,甚至主动要求员工参与公益项目。特别是对于一些公众参与类项目来说,员工参与的体验有可能会成为项目评判的标准之一。

这种参与让资助过程稍显复杂,会给被资助者带来额外的工作量。因为被资助者需要在完成项目设计的同时,还要去满足资助方的参与需求。甚至,由于基金会秘书处的协调不力,资助方的参与变成了资助方的干预,让资助者和被资助者之间出现裂痕。

但客观来讲,中国的公益圈,特别是环保公益圈,现阶段还非常弱小,需要有更多人的参与和投入。而将这些非公募基金会后面的公益群体同时纳入自己的支持者队伍和服务对象,其实是不矛盾的。而这些有社会经验,并有公益理想的人也将有可能改善公益组织的人才来源和培养体系。

在过去一年中,作为一家企业型基金会秘书处的成员,我工作的相当一部分时间是和这些企业员工决策者的交流和沟通。虽然耗时,但成果和变化却是让我欣喜的。当这些同事们开始用跨界的思维和工具来考虑环保公益的时候,环保创新变得更有可能。过去的一段时间,我也看到同事们用互联网工具开发了众多服务于公益行业的产品,拉近公众与环保的距离。这些同事的参与和他们所创造的工具的价值,远大于基金会所能够提供的资金支持。企业基金会一般都不愿意被视为“土豪”,而更愿意和有共同公益目标的组织一块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