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艺新生】老手艺:邱亨铭的大漆


正荣公益基金会与《HOMELAND家园》杂志联合发起的“手艺新生”公益项目,目前已经进入招募设计师阶段。“手艺新生”项目希望征集到年轻设计师与艺术工作者,拜访这座城市的老手艺人,扎实地学习他们日常的技艺,在传统手艺的基础上加入现代审美与新设计理念,希望两个时代的碰撞带来新的灵感。这些手艺再设计、并制作完成后,不仅将构成展览,同时我们也将尽力把其中优秀作品生产出来融入生活。

今天我们推送的大漆是“手艺新生”项目中6种福州本土老手艺中的一种。这一周,我们将会推送介绍【手艺新生】公益项目中的老手艺人和他们的老手艺,并将他们的老手艺陆续在网店上进行展示,敬请关注!

 

邱亨铭的大漆

  

撰文/许灵怡  摄影/黄访纹

 

改革开放后,作为一脱、二脱代工点的古山洲、厚屿村承接了大部分国外的订单,老厂的一些师傅也以作坊小厂的方式开始独立生产。1988年从第二脱胎漆器厂退休的邱亨铭师傅便成立了明德工艺厂,主要完成来自日本的订单。“那时欧美的订单量很大,以化学漆为主,做起来很轻松,日本的虽然量不大,但对工艺要求比较高,他们对大漆很了解,我更愿意给他们做东西。”当时他们在福州找寻还能制作“金虫”的工匠,师从李芝卿的邱师傅以他对赤宝砂的了解,做出了让他们赞不绝口的作品。

所谓“金虫”,在上漆后的器物上撒谷壳,引起如虫喰的斑纹,而“赤宝砂”则以碎荷叶为起花材料。此类利用大漆特性,呈现出大自然中星云、花草、鱼虫之斑纹的做法,在日本被称为“变涂”,据《髹饰录》中记载:“彰髹,即斑纹填漆也。有叠云斑、豆斑、粟斑……犀花斑、鱼鳞斑、雉尾斑……彩华瑸然可爱”,故中国传统称之为“彰髹”。

大漆工艺自中国传到日本后,长期一直在互相交流中发展,古代唯一的漆工专著《髹饰录》在中国失传多年,民国初年在日本发现手抄本,这才又在国内流传开来。清末民国,交流十分频繁,清光绪三十年(1907年),福州创办了工艺研习所,由沈绍安后人沈正镐主持漆器制造科,特地从日本请来匠师指导,建国后活跃的漆艺大师如李芝卿便是师出于此,1924年30岁的李芝卿又东渡日本,进入长崎美术工艺学校漆艺科深造。“50年代末我跟着李芝卿学习漆艺,虽然我也是出生在作坊里,但是很多髹饰技法还是从李老师那学来的。”今年75岁的邱亨铭,13岁开始跟着父亲邱奕柏做漆,上世纪20年代父亲在沈家作坊学艺,后以家庭作坊的形式,专门为沈绍安兰记代工,那时他们住在元帅庙一带。公私合营后,他们一家人都进入了漆器合作社。1958年年轻的邱亨铭被派到了李芝卿身边,专门学习髹饰技法。

“一年多的时间里,我跟着师傅学习了赤宝砂、绿宝砂、金丝涂、油变等,他通过对自然气象与生物百态的观察,将这些通过彰髹的技法展现出来。师傅常说,‘皆可为师,皆可入饰’。”已经有漆艺基础的邱亨铭,很快地掌握了李芝卿的这些手法,变幻无穷的斑纹,让邱亨铭颇为着迷。后来他调回第二脱胎漆器厂负责人大会议礼品制作,他所在的上光组,就是在制作好的底胎上进行装饰。

在漆器厂几近停产的上世纪90年代,邱师傅的明德工艺厂因为稳定的日本客户,不断发展壮大,他将自家在洪塘古街的祖宅改成了作坊空间,又在一旁购置下了厂房,鼎盛时期有百来位工匠。“那些日本的客户与我们家一样也是几代人都在做与漆有关的事情,过去是我父亲在与他们打交道,现在是我们与他们的孩子。”邱师傅的儿子邱德彬与妻子郑瑜已经接手厂里的事务,女儿邱素芬也在作坊里帮忙,朝九晚五的上了很多年班的她发现,还是手艺更容易让她沉静,她也喜欢与家人一起工作的感觉,每天她在制作漆器的时候,就会打开收音机一边听着音乐一边慢慢做,“小时候就一直帮着父亲在做,做手艺就是要心平气和,后来上班了,我就一直不喜欢那种浮躁的环境。”

  

(邱师傅每天一早就到作坊里开始工作)

从漆树上所获得的天然漆液并不能直接使用,生漆厂加工精制成透明漆、提庄漆、推光漆等等,用于不同工艺环节。“一件漆器的完成,除了工要好,材料也是尤为重要的。”漆匠都很关注生漆的质量,若能自己炼漆自然是理想,这些年来,邱师傅多是自己炼制生漆,“福州不产漆,我们都是用外地的材料,而每个产地的生漆都有不同的特性,也不能只用一个产地的漆,有的地方透明度好,有的地方硬度好,根据这些性质来炼制不同用途的漆。”掌握这些后,在邱师傅看来炼出好漆也不是一件难事,“好的漆放越久越好用,有问题的,可能放一段时间就干固无法再使用。”

 

(邱师傅一直习惯自己炼漆)

近几年原材料不断上涨,日本订单慢慢减少,而国内对于传统工艺越来越多关注,不少人特地找上门来定做。在邱师傅的作坊里,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漆艺产品,从大型的脱胎人物,到小件的食具茶器。每件器物的完成,都有漫长的工期,有些大件的作品邱师傅一做就是一两年,“漆不像其他材料,它有自己的时间表,没有到那个时候,你就没办法往下面做,因着气候,这个荫干等待的时间也不同。”邱师傅说一些客户为了缩短工期或者降低成本,有时会要求使用化学漆,这让他很不能接受,这样的单子他一般不接。

“‘明德’两字虽然取自我和儿子的名字,但是也一直是我对自己的要求,我们从父辈、从老师傅那继承了这门手艺,就要好好再传下去。”这些年来邱师傅带了不下四五十个徒弟,但坚持下来的人还是少数,在邱师傅的作坊里也有一些做了几十年的老手艺人,因为年纪渐长,手艺吃苦,便纷纷改行。邱师傅欣慰的是自己的儿女,都回到了作坊里,家里也计划着让孙女学习美术专业,传统技艺需要更多新鲜的血液,才能不断发展,不然真的只能湮于历史之中。

  

(制作金虫小漆器的过程,在上好推光漆的底胎上洒满谷粒)

 

(用另一种彰髹技法制作的大漆茶海,层层髹刷不同颜色的漆后,研磨出霞光、云彩等纹样)

 

邱师傅明德工艺厂出品的漆器造型质朴,工艺精湛,我们精选了一部分适用于日常生活的茶器、饰物等,于HOMELAND网店展示、贩售: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spm=0.0.0.0.DkUzaC&id=41221154280

此次手艺新生公益项目,我们将确定2至3位年轻设计师或艺术工作者,跟着邱师傅以及明德工艺厂的其它老手艺人一起学习了解大漆器皿的制作。此项目学习周期较长也较辛苦,几乎每位研习漆艺的人都有被大漆“咬”的经历,希望对大漆有一定基础了解后再考虑选择学习。

未来HOMELAND也许会提供一批邱师傅与年轻人共同合作制作的大漆物件,制作手艺扎实,同时更接近现代人的审美,让老手艺重回生活。敬请关注!

“手艺新生”报名截止在即,大家抓紧时间咯!参与方式、项目细则请点击网址:http://www.zrgy.org/news_view.asp?aid=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