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助者说#第16回:美国基金会那些行话

作者:Tony

 

TonyProscio是美国的一名独立咨询师,主要提供包括战略咨询、评估、沟通策略方面的服务,他的客户包括联合国秘书处、洛克菲勒基金会、福特基金会等。在慈善领域工作多年,他注意到一些词语用到后来已经脱离原本含义,变得不知所云。基于此,他在2000年前后,写出以下三篇有趣的文章,用戏谑的口吻解释基金会领域的“行话”,期望引发同仁们的反思。文章由Edna McConnell Clark基金会出版。

《换言之——恳请基金会好好说话》

《追求好的“坏”词儿——基金会是如何歪曲了他们自己的意思,进而失去听众的》

《当语言失效——为何公共利益变得既不公共、又不有趣》

我们从中选择了中国资助者也很关注的三个词“伙伴关系”、“杠杆作用”和“规模化”,不止是希望通过这种独特视角来了解美国的资助故事,更希望与各位探讨这些词语在今日中国语境下的真实图景。更多“行话”请见http://www.tonyproscio.com/#Jargon

 

【Partnership/to Partner 伙伴关系/成为伙伴】一个有婚前协议的爱情故事

很多基金会假装是其被资助对象的“合作伙伴(partners)”,这最多不过是一个迷人的谬论。当一方的资产负债表上躺着十亿美元,而另一方每年赤字达五位数,这种“伙伴关系(partnership)”就像是离婚法庭(美国一部电视节目)的再现。但我们这里的讨论不仅涵盖伙伴关系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往往是不平等的,还包含对伙伴关系这个词,尤其是其更弱的、“成为伙伴”(to partner)的动词的探讨。

在理想世界的公民机构和慈善机构中,伙伴关系涂上了已经腐朽的的童话故事的玫瑰色彩,被资助者在其中扮演着“灰姑娘”的角色。“在这个项目中,”一家像王子一般的基金会说道,“我们不止邀请项目伙伴共同分享个别议题的资金,还让他们参与一系列的支持性互动。”句中第一个神秘之处就是用“项目伙伴”这一古怪说法委婉地指代了“被资助者”。第二处则是那些言之不详的“支持性互动”,你可能会发现对方别有用心。这幅伙伴关系图景的问题在于,与其说是对方意图不轨,不如说因为这一标签如此广泛,以至于你很难猜到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样的企图。

如果这种模棱两可不会引起各方过高的期待,可能也没什么害处,就像情人节卡片上遮遮掩掩的情话。而现在对伙伴关系一词的广泛应用,则意味着“伙伴们”要拥有共同的信念和梦想,分担彼此的负担,无论健康疾病都支持对方等等。(但在实际的经验中,对这种伙伴关系富有经验的老手会最终变得成熟而悲哀的清醒,因为他最终了解了,当金钱插上一脚的时候,爱情会变成什么样)令人惊讶的事实是,虽然这种对伙伴关系的不成熟情感广泛存在,它很少得到过检验。

词典和法律书都倾向从更为超脱的视角来看待伙伴关系,强调就以下事宜达成明确协议,即根据每个合伙人所占企业股份和应承担的风险,将控制、费用、利润和损失固定分摊下来。这种方式与这个词的词根——拉丁词partior“划分”是一致的。在这一传统意义,以及现在制定商业协议时,伙伴关系都不在于分享“支持性互动”,而是在物质利益上做明确划分,各方都清楚知道他拥有企业的多少,以及相应的权利和责任。你可能会说,清晰的界限成就好的合作伙伴。

基金会则采取一种更为奇特视角看待这些事情,其中的一个迹象是,其动词形式成为伙伴一词大为流行。在为达成商业交易锱铢必较的律师事务所,可听不到这么叮叮做响的金币声。《牛津英语词典》显示这一动词的使用可以追溯到莎士比亚,几乎每一个例子要么指浪漫关系,要么指运动。当涉及到大量资金,就常识来讲似乎应寻求更实在的词汇。基金会亦当如此。

 

【Leverage 杠杆作用】用最小的力产生神奇的倍增效果

一个非常成功的(相当偶然的,杠杆率也很高的)非营利组织的领袖,为这个慈善领域的热门词语给出了简明的定义:“如果我拿出1美元,你拿出1美元,然后我们让邻居也拿出1美元,那么我们每人就实现了200%的杠杆作用。需要的预算可能是100万美元,我们仍需要九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七元,但没关系,我们已经实现了很好的杠杆作用。”

越来越多的慈善领域观察者将杠杆作用(leverage)视为自动诈骗警报,你很难不同意他们的观点。非营利组织执行官的阐述完美地解释了原因:这个词为了说明(的确,在大部分正常情况下,它的确意为)有人及时且机智地做了某件事,引发了其他人为了达到同一个目标做了更多的事情。杠杆(lever)的意象——根据《美国传统词典》的解释是“一个固定在支点上的刚性杆,被用来传递力量”——即用很小的力量撬动很大的物体。但更经常地,它常被用于形容一些人做了他们无论如何都会做的事情。

在金融领域,杠杆作用通常用来形容只用了自己很少的钱,就获取了巨额投资或利润。在这种情况下,最常用的杠杆是聪明的借贷和绝佳的时机。然而,当一位借贷人诱使几家银行每家借给一个摇摇欲坠的企业几百万美元,并劝说每位借贷人,看看别的借贷人就知道他们的借贷无忧时,这往往都涉及兜售行为。使用这样的杠杆,崩溃是必然的。

一份基金会报告称:“这笔资助撬动了社区中很多组织产生贡献和投入人才”。更清楚的意思是:通过这笔资助,我们使得“很多组织”参与一些他们原本可能没兴趣的事情。通过进一步暗示,这些努力总和的价值将远远超过我们这家节俭的基金会原计划支付的金额。而这种情况、以及很多其他情况的现实是:这些“很多组织”已经领先于参与到这个项目,而基金会的贡献仅仅在于帮助一个掉队的人加入大篷车队伍中,而不是让他们继续被困在路边。这个基金会很好,让所有人都参与进来也许也是个好事儿。但这就是杠杆作用?

在金融领域,这个词还意味着另外一件事,即失去控制——说来也可笑——就像它跨越了金融的边界,开始用于形容其他事物。“这篇论文撬动了儿童福利领域很多创造性思维”、“这次事件让我们撬动了比以往更多的媒体关注”、“这次演讲撬动了巨大反响”……哦,天啊。

 

【Scale规模】小东西变大

20世纪70年代,在那个给了我们鹧鸪家庭 (The Partridge Family,美国一档电视节目)和赤果果的谎言的丰沃十年,美国人遭遇了经典著作《小的是美好的》的作者E.F.舒马赫的思想。相比于营利部门的人,基金会和非营利组织的作家,和他们在盈利世界的同行比起来,更倾向于接受对“小”的崇尚,在这本书出版二十五周年庆后,仍然牢牢信奉着这本书。现如今,在慈善世界你很难找到任何一个人愿意为巨大或规模大说两句好话。尽管如此,这并未阻拦基金会希望把好的项目推广到更多人,吸引更多资金,扩展到更多地方,部署更多人员,总而言之是做更多好事。不幸的是,没有人用成长、或延展、或扩大来形容它。他们将其称之为有规模(scale)。在基金会的世界中,小的仍然是美好的,但有规模更美好。

可能我指出这一点有点不太厚道,但任何东西——无论它的尺寸、形状或范围,都有规模。即使是不起眼的变形虫也能被精确测量出。这种奇怪但常用的表述——规模化(going to scale),意味着通常只有神学家或粒子物理学家才能明白的、令人震惊的量子变换:某种几乎小到无形的东西,突然间变成了可测量的、坚实的固体。

坚持使用规模化一词,我得承认,其实就是打了个比方,还是个非常中规中矩的比方。修辞学将其称之为借喻:通过与之相近的词来形容某词,在这里某词就是尺寸,而相近词就是衡量它的尺度。如此使用规模一词,倒不会对正确使用英文带来伤害,但却是对慈善领域的冒犯:多大算“有规模”,以及我们如何知道已经到达那种规模?是要变得非常、非常大,还是比现在大就行?这里强调的是“大”吗?或许还有其他的规模——例如,质量、稳健的财务、知名度或者创新——这些才是我们想要达到的?当被直截了当地问到这个问题,一位极为诚实的基金会官员回答说其他这些都不相关,只有尺寸是最重要的。但他接着解释到促使被资助机构成长是不明智的。“成长”他几乎低声说,“那是安然公司才做的事。我们不那样做。我们要规模化。差不多就是在一个手提篮里那么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