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社区】小卫街社区营造暨海峡两岸城市社区营造研讨会

526,由江苏华益社会组织评估中心、小卫街社区治理发展协会主办,正荣公益基金会支持的小卫街社区营造暨海峡两岸城市社区营造研讨会在南京市小卫街社区服务中心召开,会议讨论了南京市小卫街社区营造的项目进度和发展方向,分享了台湾金华里社区的营造经验和南京翠竹园互助会的成长模式,来自台湾金华里社区的柯崑城里长、台湾大学的夏铸九教授、乡愁经济自媒体社的林德福博士与江苏省各地社区工作人员、社造从业者进行了城市社区营造的交流讨论。

小卫街社区营造项目介绍

小卫街社区是南京市玄武区的一个老旧社区,存在着居民收入水平低、公共设施和环境问题突出、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热情不高等问题,在借鉴相关社区营造经验的基础上,社区通过引进华益社会组织介入、获得正荣公益基金会资助、成立社区治理发展协会等多元主体参与的方式,开展了运动与健康、社区环境、邻里关系等方面的社区营造实践,通过协调居委会、社会组织、基金会、专业规划设计团队的角色分工,动员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公共行动,现已打造了敲门大姐服务队、社区环境日等邻里互助项目。

江苏华益社会组织评估中心的黄燚从社区“行政有效、治理无效”的普遍现状出发,介绍了小卫街社区营造项目设计的来龙去脉。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的赵冠宁从环境设计与城市规划的专业角度,详细介绍了小卫街社区都市山庄口袋公园改造计划和社区菜园改进计划,他认为规划问题与社区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密不可分,必须用纵贯的思维设计规划。

小卫街社区营造交流讨论

研讨会围绕小卫街社区营造的现实情况进行了讨论交流,林德福博士提出在积极分子的带动下,专业者、政府、居民参与三者整合是社区营造得以开展的要素,他还分享了“重内造、引外源、求共识、要坚持”的社区营造口诀。

夏铸九教授从社造的历史背景出发,通过引用实例的形式分享了他的观点,他认为社区营造最根本的一点是居民参与,这要体现在从规划设计到落地实施的方方面面,只有居民真正的建立归属感,才能将有着不同利益诉求和信仰观念的居民融合在一起,成为社区共同体。

两岸社区营造案例分享

下午的研讨会以大陆和台湾社区营造实际案例的方式进行了分享交流。

柯崑城里长从产业发展、人文教育、社区安全、环保生态、社福医疗等不同的维度,介绍了台湾金华里社区的社区营造经验。他提及当年是如何与不同的商家对话沟通,来实施居民自主设计的商业街改建,也谈到了社区是如何进行设计、达到了增加停车位和公园绿地建设的共赢,他介绍了雨水回收利用循环系统,也展示了空地代管和公园认养制度。柯里长将三十多年的社区营造经验进行了相对系统的梳理和介绍,也让在场所有人感受到了他自身对于社区营造的热爱和赤诚。

南京翠竹园互助会创始人吴楠(阿甘)则从本土化社区营造的角度,将自己在社区内建立互助会的来龙去脉娓娓道来,他特别强调了“公益不是免费、“谁主张、谁负责、谁受益”的原则,也反思了在组织社区营造的过程中,是如何用线性思维立足需求从而谋求进步。

社区营造通过内外部资源的融合,关注社区居民的参与,引导居民用公共行动打造公共空间,进而解决社区实际问题。本次研讨会是两岸社区营造实践的沟通对话,也为社区营造如何本土化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和经验。小卫街社区营造项目是正荣公益基金会支持的社区营造公益项目之一,旨在为社区营造的发展搭建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推广创新、多元、有益的社区营造理论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