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活着】--“上山下乡”的年轻人


一个群刚毕业的大学生,离开城市回到乡间当起“农民”,听上去似乎有些匪夷所思,但这件事情正在福建的“故乡农园”的生态农场上演。这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做起了城里人的“特供”生意,虽然现在钱挣得不多,但梦想很大。摄影/吴家翔 编辑/邹怡

南方天气闷热,早上7点多,刚刚上山的林则忠衣服已经被汗水浸湿。地里种植的蔬菜长的还不错,但是因为天气和病虫害的原因,他的蔬菜产量总是受到影响。1988年出生的林则忠从曾在北京一家报纸的广告部短暂地上过班,2012年10月他回到家乡福建,成为了“故乡农院”的志愿者。

“故乡农园”位于荆溪镇关中村,距福州市区25公里,有200亩农田,300亩林地,由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和正荣公益基金会联合创建,是支持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社区互助农业平台。故乡农园里现在有6个新农夫,他们分别研究生态种植,养殖和朴门永续设计。

林则忠在用拖拉机翻地,他请了一个当地的农民帮他一起干活,每月付给对方2500元钱,他说自己目前干农活的能力跟那些干了一辈子的农民比,差距还是很大。他是这个平台上的第一个新农夫,承包了十亩地,头三年免地租。

林则忠小心翼翼地将瓜藤固定在菜棚的铁架上,受到虫害侵袭的瓜叶们千疮百孔,他眉头紧锁,看上去有些茫然。这里是他的生态种植“实验田”,因为完全不使用农药化肥,他的作物经常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再加上野猪的破坏,极端天气的影响,以及应对生产变数的经验不足,他的蔬菜收成惨淡。

林则忠将菜心拨开,里面一只虫正在蠕动。城市居民成为“故乡农园”的成员后,农场承诺提供纯天然的蔬菜,居民需要预先支付一定费用,算是建立风险共担的合作关系。目前福州市区已有几十户人家享受到了这种安全与环保的“特供”蔬菜。

苏文伟(左)和薛经茂(右)上山去帮林则忠收菜,他们两个都是福建农林大学的毕业生,都是90后。

农场的食堂里,另一位志愿者刘继虎正在吃早饭,林则忠坐在靠近厨房门口的椅子上翻阅手机上的文章,他大学里学习的是广告专业,没事的时候喜欢写写文章。现在,他会每天5点半起床,在阳光照进厨房之前,给自己和小伙伴们熬上一锅粥。

刘继虎今年26岁,他来自山东,大学时学习的是畜牧兽医。如今,他在故乡农园养殖26头土猪,因为很喜欢周星驰的电影《长江7号》,他给自己的土猪也起名为故乡7号。

刘继虎把一家人的照片印在台历上带在身边,他的妻子是福建人,他们还有个1岁2个月大的儿子,平日刘继虎一人在山上养猪,他准备等孩子再大一些就把妻子接到农场,让妻子帮他去做互联网方面的营销。

除了26头猪,刘继虎还养了一群鸡鸭鹅和两只羊,他在仓库里给鸡鸭准备饲料时,一只羊迫不及待地将头探进门来看。

刘继虎在给猪圈泼水,这是他每天喂猪前的例行工作,泼水是为了不让猪圈内扬起灰尘。

家里喂猪的麸皮剩下的已经不多,刘继虎着急给送麸皮的农户打电话。他养了26头猪,每个光月饲料的费用就得花销四五千。

卖家在刘继虎的催促下送来了4包麸皮,一头猪已经迫不及待去看喂食的桶。

邻居家的孩子送来一株虎皮兰,在门口碰到正要上山收菜的薛经茂(右)和苏文伟(左)。这些新农夫的到来让村里人感到新鲜和好奇。

午休时间,新农夫们围坐在活动室里上网。

一个新农夫在玩手机游戏。这是他们每天为数不多的闲暇时光,只有这个时候,他们才能通过互联网去看看这个世界,一天中大部分的时间他们都在忙着手头的农活。

薛经茂在帮同伴穿针,面前的IPAD里播放着《火影忍者》的动画片,抛开“农民”的身份,他们和许多大学毕业生并没有多大区别。

薛经茂在居住的房前挖了个池塘,用来做朴门永续设计(Permaculture)的研究。朴门永续设计主要精神是发掘大自然的运作模式,从中找寻各种可仿效的生态关系,再模仿其模式来设计庭园、生活,以寻求并建构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平衡点。

这些刚从大学毕业的孩子来到故乡农园后,开始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新生活。

林则忠在拆卸破败的大棚上的铁丝,准备重新搭建,前几天的一场台风让他的蔬菜损失惨重。

傍晚,林则忠还在地里劳作,他的后背上铺满了细密的汗水。林则忠坚信他选择的这条路在现阶段更有助于自己的成长,在农场获得的经历和经验要比任何一个刚从学校毕业步入社会的普通打工仔多得多。

作为一个尚不够“专业”的农民,林则忠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在实践中慢慢摸索。他每月亏损近五千元,但当被问起亏了这么长时间,有什么想法时,他说:“你们只看我现在是亏的状态,你不知道我心里面有一个多么大的未来。”


拍摄手记:

那些“上山下乡”的年轻人

文/吴家翔

林则忠小心翼翼地将瓜藤固定在菜棚的铁架上,受到虫害侵袭的瓜叶们千疮百孔,他眉头紧锁,看上去有些茫然。这里是他的生态种植“实验田”,因为完全不使用农药化肥,他的作物经常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再加上野猪的破坏,极端天气的影响,以及应对生产变数的经验不足,他的蔬菜收成惨淡。

1988年出生的林则忠从北京工业大学广告专业毕业后,在北京一家报纸的广告部短暂地上过班,2012年10月他回到家乡福建,一个名为“故乡农园”的生态农场正悄然兴起,农场位于荆溪镇关中村,距福州市区25公里,有200亩农田,300亩林地,由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和正荣公益基金(会)联合创建,林则忠成为了这里的志愿者。随后,由于很难平衡公益和商业之间的利益关系,正荣基金会将故乡农园转型成了支持大学生返乡创业的CSA(英文“社区互助农业”简称)平台,城市里的居民在成为故乡农园的成员后,与农民建立风险共担的合作关系,并在一个季节的种植之初,预先支付一定时期蔬菜份额的全部费用,农民使用纯天然的生态种植方式,保证食品的安全,待蔬菜成熟后,农场负责直接将蔬菜从田间配送到会员家中,省略一切销售的中间环节,这样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保证了农场会员们可以得到绿色的有机农产品,目前福州市区已有几十户人家享受到了这种安全与环保的“特供”蔬菜。

想在这个平台上获得资助的新农夫,首先要同意遵守一份名为《故乡农园新农夫及村民公约》的条款。条款里规定:新农夫要秉承传统农耕方式,不使用转基因种子,遵循自然规律,不作反季节种植,不用化肥、农药、除草剂;倡导生态、环保的种植、养殖方式,不使用一切对人和自然造成伤害的生产使用手段……林则忠是这个平台上的第一个新农夫,承包了十亩地,头三年免地租,他就这样开始了“上山下乡”的日子。

林则忠每天5点半起床,在阳光照进厨房之前,他会给自己和小伙伴们熬上一锅粥,然后步行十分钟到村外的粮店去买馒头,村里的早晨格外宁静,路上能听见虫鸣和他的拖鞋与地面摩擦发出的“嚓嚓”声,由于南方气温高,天气闷热,他每天7点不到就下地干活,11点前收工,然后吃午饭,午休,下午3点多再回田里,一直忙到天擦黑。一天的劳作结束后,他会痛痛快快洗个澡,然后和小伙伴们坐在院子里通过网络看看外面的世界。这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规律更像是父辈们的专属,城市里的年轻人泡吧,刷夜,沉迷于网络游戏和纸醉金迷,好像林则忠这样还关心粮食和蔬菜并且投身其中的人更像是同龄人中的异类。

林则忠的父母是地道的农民,在南平老家,由于村里大部分人都外出打工,他的父亲承包了100多亩地,种植水稻和烟叶,但他们内心却想要摆脱土地和农民的身份。供养儿上大学,是本希望他可以从此过上相对轻松体面的城市生活,但没想到他却义无反顾地回归了土地。林则忠说,农民们想要摆脱土地是很恐怖的事,而造成这一趋势的原因是整个社会对这个阶层尊重不足,在目前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下,农业太弱势,农民很难获得相应的报酬,经济基础又差,城市化的高速进程把最原始的家庭单位拆散了,而城市的拥塞,农村的空心,流动人口,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都是农民离开土地衍生出的问题。

林则忠坚信他选择的这条路在现阶段更有助于自己的成长,如果能排除选择造成的一系列困难,由此获得的经历和经验要比任何一个刚从学校毕业步入社会的普通打工仔多得多。他安慰父母,农业是一家人可以一起做的事情,别的行当都是要远离家庭,跟父辈逐渐疏远,那不是他理想中家的样子,而他所做的,是一种探索解决食品信任危机与城乡居民对农业、农村文化冷漠现状的生态实验。

但作为一个尚不够“专业”的农民,林则忠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在实践中慢慢摸索。由于人力不足,他雇佣了一个当地农民帮他进行部分种植工作,每个月付给对方2500元,而那些无法控制的病虫害和极端天气造成的损失让他时不时就无法按期完成计划中的蔬菜配送,导致他每个月还要再损失2000元,他处于这样每月亏损近五千元的状态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好在会员们对他有着充分的耐心和信任,当他提出要暂停配送并退还订金时,得到的答复是“慢慢来,不着急,什么时候种出来什么时候给”。而当正荣基金会的工作人员问他,都亏了这么长时间了,你有什么想法时,林则忠眯着眼睛用他一贯平稳的语调低声地说:“你们只看我现在是亏的状态,你不知道我心里面有一个多么大的未来。”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