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服务老人到鼓励互助,基爱如何让老年人服务扎根社区?|【和众筹】伙伴

文∕卢靖怡(复旦大学学生)

图∕受访者提供

和众筹,是由和平台联合民间公益组织,在腾讯乐捐上发起的公益筹款项目。正荣基金会将为项目提供筹款服务及配捐,配捐资金由正荣集团董事局主席欧宗荣先生爱心捐赠。
 
我们希望通过互联网的力量,连接起企业家+基金会+民间公益组织+您,和很多值得支持的梦想与对象。在这里,呈现更透明的信息,更专业的支持和更多元的力量。
 
和众筹的第四个项目——与济南市基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合作,关怀社区失智老人即将上线,欢迎关注和支持。本篇先为您讲述基爱这些年的公益实践。

引言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1242万,占总人口的15.5%。许多老年人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疾病或失智症、精神需求受忽视、在社会关系中处于边缘位置等问题的困扰,其中部分需求更是难以察觉。扎根社区,分析不同个案中老人的特殊需求,并提倡社区互助,使老年人实现从“被动的接受服务者”到 “积极的社区发展参与者”的角色转变,是济南市基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老年人服务上探索出的方向。


“我对‘回归’这个词特别有感触,”回顾六年社工生涯,济南市基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基爱”)督导主任李明叶更加坚定在社区层面做老年服务的信念,“大型公益活动看上去热热闹闹的,大家觉得你很会动员,但回归社区,聚焦在个案上才是根本。”

 
这位有着圆脸大眼睛的女生因其可爱长相和对老年服务的见解,被同事称为“哲人小猫头鹰”。大学时李明叶就读于社会工作专业,曾在社团参加社会调研和支教,她把这些经历描述为与社会服务所结的“因缘”,而让“因缘”成为事业的土壤,则是济南市基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 基爱督导主任李明叶陪同老人参加“关爱老人,重阳义载”兜风活动

从蹒跚起步到迅速发展
“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受访的基爱社工不约而同地提到这个理念,这也许离不开创始人黄智雄的倡导与躬行。
 
“他不会给我们讲很多具体的工作,但会用言行影响我们”,基爱总干事燕操如此描述黄智雄在机构中的角色。黄智雄幼时移居香港,在港英政府的治理下成长,“要找寻身份认同,很自然会回到中国人的身份上”。黄智雄目睹中国的变迁和改革开放后关怀精神的逐渐淡薄,从社会工作理念中找到改变的路径。



▲ 基爱创始人黄智雄

 
2003年,时任多伦多大学社工专业教师的黄智雄到山东大学讲课,期间参观了山东大学老校区附近的智障人士服务机构,发现社工们除了为智障人士提供食宿上的照料外,并未提供专业的康复训练,比如以音乐疗法、小组活动的形式调动他们的眼神,鼓励他们说简单的话语。专业的社会服务的缺失使黄智雄决心在济南开展弱势群体的工作。但在当时,注册社会工作机构并非易事,需要成为主管单位才能注册。几经周折,黄智雄在山东成立了基爱女性关怀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为遭受家庭暴力的女性提供帮助,同时也在甸柳做青少年儿童服务。此后基爱也被更名为“济南基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基爱在起步时缺乏本土经验。“我们那一批刚进来的时候一无所知”,燕操回忆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黄智雄邀请了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信义会和仁爱堂的督导和管理团队给基爱社工进行培训,在本地社区推广香港的经验。香港督导的细致严谨让燕操深受触动:“香港督导会在微观层面给我们很多建议,有时会就一个小问题和我们谈论两个小时。”

 


▲ 香港信义会社会服务部与基爱核心成员进行年度总结和计划研讨

 
2010年市中区民政局推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基爱开始在十个社区开展老年人服务。由于基爱的服务质量得到肯定,其他街道也开始持续购买基爱的项目。“在我们购买前,有另外三个街道购买他们的服务,都比较满意,我们也认可基爱的理念,所以需要购买服务时想到他们。”原市中区四里村街道办副主任于阳这样解释购买基爱的服务的原因。基爱服务的覆盖范围由此扩大。
 
经过初创的迷惘和2011年后的迅速发展,基爱成为了济南市乃至山东省社工界中的活跃因子。2013年7月,“快乐老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成为山东首个获得中国社会工作协会批准的社会工作实务创新基地。2014年7月,李嘉诚基金会“大爱之行——全国贫困人群社工服务及能力建设”的重点示范项目“能力建设视角下的老年人社区参与项目”,成为山东省唯一一个重点示范项目。

在社区里“扎马步”
“扎马步”,李明叶用这个接地气的词形容立足社区的理念。基爱社工在社区评估上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模式:梳理近期的新闻报道,参考以往的研究,然后进行入户调研和观察,了解不同老人的情况,“看他们的困境是个人、家庭、社区还是社会环境造成的”,再对他们的需求分门别类,提供相应的帮助。
 
在入户探访时,李明叶发现社区中失智老人的数量远超自己的想象。许多失智老人都是隐藏于社区中的,轻度、中度患者更不易被察觉。很多家属觉得“老了,糊涂了”是非常正常的事,没有充分重视老人的病情,等到病情加重,家属的压力和照料成本就会剧增。老人半夜起来拿手电“抓”小偷,把儿子当作小偷并破口大骂,把鱼缸里的水当作饮用水,分不清毛巾和抹布……也有家属很焦虑地向基爱社工求助,这使李明叶感受到帮助失智老人及其家属已是刻不容缓。

 


▲家有“糊涂”老人社区互助工作坊
 
2015年10月基爱联合汇波公益,在玉函路社区举办了“家有‘糊涂’老人社区互助工作坊”,邀请山东交通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生齐宏顺讲解失智症的病理与照料注意事项。家属们在工作坊里交流自己照料失智老人的经历,在李明叶看来,这不仅给家属们提供了共享信息的机会,还给他们提供了情绪的抒发出口:“有的家属觉得自己心力交瘁,聊聊自己的经历会让大家不那么孤单,缓解压力。”基爱社工们也通过这次工作坊收集了家属们对项目的建议,建立家属微信交流群、普及失智症相关医学常识等建议已陆续被落实。
 
除了关怀失智老人,基爱还开展聚焦于社区老人的精神慰藉、提升老人价值感的项目。在大明湖街道办事处县西巷社区的“生命故事”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中,基爱社工展出了社区老人的老式学生证、傻瓜相机、玻璃底片、结婚证等老物件和老照片,引导老人回顾和整理生命历程。在游戏环节,他们向老人们展示代表“酸、甜、苦、辣、咸、淡”六种味道的卡片,请老人们根据各种味道回想与之相关的人生经历。有的老人说咸的味道勾起他在海边的童年回忆;有的老人看到苦瓜的图片,想起“知青”下乡时苦中作乐的生活……随后,有老人讲述了自己将近56年的婚姻生活,他的儿子提前录制的对他的感恩之言也在现场播出。

 


▲ “回忆里的旧时光”生命故事宣展及授书仪式

 
为了推进老年人的能力建设,基爱还根据老人们的兴趣组建了各类学习小组,其中最“潮”的要数“乐龄人”微信学习小组。在与社区老人的接触中,基爱社工发现有老人看着儿子儿媳在微信上聊天却无法参与,也有老人在同学聚会时不知道微信是什么而感到窘迫。他们教老人们学习使用微信,并让老人们互加好友,通过社交媒体建立新的社交网络。

 


▲ “乐龄人”微信学习小组

 
“我们希望充分利用社区内部的资源,促进社区互助”,李明叶如此解释创办社区互助学堂的初衷。在互教互学中,小组逐渐发展出老年志愿者团队。今年58岁的梁沫曾学习七八年的原始点推拿,给自己和家人进行推拿,发现自己的小毛病得到好转。2015年3月,梁沫在玉函路长者日间照料中心向老人们教授原始点推拿的方法。一周一次课,两个小时的理论讲解,三小时的实际操作,每期下来梁沫都大汗淋漓,但觉得“至少能让大家的痛苦减轻一点”。后来第一期的学员成为第二期、第三期的助教团队和义工队伍,为疼痛的重症患者按摩,实现从“被动的接受服务者”到“积极的社区发展参与者”的角色转变。



▲ 基爱社工在甸柳新村街道推广移动健康设备

 
“独居老人的邻居是最熟悉他们的动态的,日常化的、非正式的互助也是一种很实用的互助”,李明叶还主张建立社区互助监测网络。她解释道,即便老人佩戴上了移动健康设备,一旦摔倒,家属就能即刻收到报警短信,但家属如果离家较远,就无法及时救助老人,而且家属也难以判断是否有误报情况。但如果信号能发给邻居或社区中心的工作人员,老人就能得到更及时的帮助。2015年,基爱在甸柳新村街道尝试推广健康移动设备,利用技术手段为老人的家居安全提供更切实的保障,同时也完善了社区支持网络。

摸索定位,开拓资源

“理念和情怀都已经内化为我的工作了,我更在乎的是怎么把服务做好。”谈到未来的发展时,燕操表示要提高专业度,一是从个案着手,二是跨专业合作设计方案,比如邀请医护人员对失智老人进行评估。

 


▲ 黄智雄(左三)和燕操(右二)在基爱

 
燕操坦言,基爱目前的定位尚不明确,“哪里有人购买,社工就到哪里去,社工机构像人才托管机构一样,没有明确的方向。”这是因为基爱是资源导向的社工机构,即以政府购买服务为主要的收入模式,就需要按照不同街道办的要求开展不同的项目。李明叶也认为,政策的变化或领导的轮番调换都会影响项目的持续性:“政策换了或领导离任了,原来已经做了两三年、在社区里基础很好的项目就中断了,非常可惜。”
 
针对这个问题,基爱在开拓资金渠道上做了更多的尝试。今年,“老济南记忆馆”历下区文化保育项目成为中国民生银行ME公益创新资助计划获得资助的项目之一,这是基爱首次经公众投票获得资金资助,基爱也由此积累了策划、宣传拉票和答辩的经验。此外,基爱也获得了中国扶贫基金会和济南本地的银行、企业的资助。基爱近期还计划发起“社区失智老人关怀计划”众筹项目,为建立照顾者互助小组、失智老人小组和传播失智症相关知识争取资金支持。

 


▲ “老济南记忆馆”历下区文化保育项目

 
由于机构管理层面的资金比较紧张,机构在整体层面上的宣传和管理的规范化受到限制。为了缓解压力,黄智雄每年都用个人积蓄给基爱投入资金,累计300多万元。他也希望在争取政府资源的同时,能引导政府资源走向真正有需要的社群。
 
在资源更丰富的同时,黄智雄也保持着警醒,担心机构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忽略对社工理念的坚持。“我时常对同工说,如果他们只是把社工作为谋生工具,那就离开吧。”他还反复向基爱社工强调,社会工作者必须坚持公义、服务弱势群体,“否则就会失去灵魂。”